【解說】敦煌石窟考古特展5月18日在武漢大學萬林藝術博物館揭幕,168件/套展品全方位立體展示敦煌石窟考古豐碩成果和重大學術價值。
【解說】敦煌是古代絲綢之路由中原通向西域的咽喉之地,是古代中西方文化匯聚、碰撞、交融的重要場所。敦煌石窟,尤其是莫高窟具有珍貴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準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解說】本次展覽由“絲路漫行”“燦爛佛宮”“百年回顧”“重讀歷史”“歷程”“校院聯手”“霓裳美儀”“壁上丹青”等部分組成。168件/套展品包括文物、壁畫、佛經、彩塑臨摹品、復制洞窟等。其中珍貴文物30余件,多數文物為首次走出莫高窟。
【同期】敦煌研究院黨委書記 趙聲良
本次展覽以敦煌石窟考古研究成果,為主要內容。敦煌研究院館藏出土文物,及數字化高清壁畫圖像資料等。莫高窟北區考古發掘成果,也是本次展覽的一項重要內容。
【解說】展品中,值得一看的包括見證中西文化交流的莫高窟第285窟、俗稱“藏經洞”的莫高窟第17窟、開鑿最早的三個洞窟之一的莫高窟第275窟等復制洞窟及國家一級文物“北魏刺繡說法圖”、著名的《都督夫人禮佛圖》等。
【同期】武漢大學萬林藝術博物館志愿者 蔡珠婷
其實我們本次展覽也是,就是有非常多重磅的文物來到了我們的展廳,那么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我手邊的這一件叫做北魏刺繡說法圖。那我們第一眼看到這一件說法圖,可能覺得它有些殘缺不全,那么其實我們還是可以依稀地去辨認出,它上面的佛像、供養人、還有些寫愿文。那么據考證,它其實是由這個第二代廣陽王元嘉在北魏的487年間,他首先是在洛陽制作好了這樣一幅刺繡的說法圖,之后再送到敦煌進行供奉。所以可以說是體現了當時中原,和西域文化的一個交流的這樣一個情況。這件文物,它是現在的國家一級文物,也是禁止出境展覽的文物,所以可以說是我們本次展覽的這個必看文物之一。
【解說】此次展覽由武漢大學與敦煌研究院聯合主辦,將持續至2022年9月18日。
記者 鄭子顏 湖北武漢報道
責任編輯:【張奧林】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 11000002003042號]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9978800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 2022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